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,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。1949年陕西人口是1317万人,到2018年是3864万人,人口总量达到新中国初期的近三倍。近日,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新中国成立70年来,陕西省人类发展指数涉及的相关指标得到较快提升。
平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
1949年陕西人口是1317万人,到2018年是3864万人,人口总量达到新中国初期的近三倍,可以看出,新中国成立后,陕西省生产力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,人民安居乐业,医疗水平提高,人口数量不断增长。
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突破75岁。新中国成立前,多数居民温饱得不到解决,身体素质较差,与此同时,由于卫生医疗条件差,各类常见病、地方病流行,人口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高水平上,陕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。新中国成立后,随着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死亡水平的降低,1958年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为54.19和52.31岁,随着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,陕西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。2000年男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0.06和73.01岁的高水平,人口寿命从人们常说的“人到70古来稀”达到目前的“多数人超过了70或者75岁”。到了2015年,据陕西省卫生厅数据,人均预期寿命是75.7岁。
以2010年数据为例,在西北五省中,陕西人口预期寿命.长,在西部12省中,陕西人口预期寿命排第四名(重庆75.7岁,广西75.11岁,四川74.75岁)。
文化素质显著提高
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质量的核心内容,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。新中国成立70年来,陕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,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意识增强,陕西人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。
每十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快速增长。2015年,全省常住人口中,具有大学(指大专以上)教育程度人口为500.15万人;具有高中(含中专)教育程度人口为592.12万人;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1380.48万人;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为864.02万人。同1964年相比,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是970人上升为13197人,增长了13.6倍;具有高中教育程度人口由8810人上升为15624人;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由21720人上升为36425人;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由36640人下降为22798人。
历年人口普查、1%人口抽样调查和1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,新中国成立以来,陕西省具有初中及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始终保持增加态势,尤其是每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,2015年是1964年的25倍,是各类文化程度人口中增长速度.快的。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(2010年)中,陕西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人口10556人,排位全国第七,反映出陕西拥有的高学历人才是较多的。
文盲率大幅下降
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,陕西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迅速,尤其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覆盖率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全面覆盖,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的重心逐步上移,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盲半文盲为重心到1982年的小学程度为重心再到2010年的初中文化程度为重心,2010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已经占到70.6%。由此陕西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也从1964年的3年到1982年的5年再到1990年的7年,从2000年的7.2年到2010年的8.7年,接近初中三年级的水平。
文盲率大幅下降。新中国成立前,陕西人口是以文盲半文盲为主的文化结构,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2.63%。新中国成立后,随着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,以及扫除文盲措施的有力实施,陕西人口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,文盲半文盲人口迅速减少,改变了历史上以文盲半文盲为主的文化结构。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,陕西12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60.68%,到1982已经下降到33.21%,18年时间文盲率降低了27个百分点,1990年代以来,文盲率持续下降,1990年降至25.12%,2000下降到7.3%,2010年再次降低为3.74%,2015年降至1.34%的历史.低水平。
本文转载于人民网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